爱国 为民 崇德 尚艺
首页>新闻资讯>国内新闻

创新档期思维,助力国产电影再攀新高峰

时间:2024年03月0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谢 辛

  2024年春节档,观影热情高涨,电影话题频出,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总票房、总观影人次、总场次三项纪录。根据国家电影局2月18日发布数据,我国2024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80.16亿元,《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熊出没·逆转时空》合计票房突破100亿元。这四部票房过亿影片均凸显出春节档档期的明显特征,即合家欢。档期,与电影票房之间关联密切。一部高票房电影,很可能诞生于热门档期。而票房正是电影市场重要的衡量标准,更是电影人与观众借助电影作品形成思维碰撞的桥梁。国家电影局于2024年1月1日公布2023年国内电影票房为549.15亿元,国内电影票房重回500亿元,标志着电影市场的回暖与复苏,其中国产影片票房460.05亿元,国产电影票房占比83.77%,展现出国产电影的活力和潜力。再看2023年度票房前十的影片《满江红》《流浪地球2》《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熊出没·伴我“熊芯”》《坚如磐石》《人生路不熟》均产自热门档期,足见电影档期、电影票房、电影市场三者之间贯通互融的关联性与影响力。

  当下,面对百花齐放的国产电影发展态势,电影人蓄力待发,创作热情高涨;电影观众翘首期待,观影需求持续增加。站在建设电影强国新征程的道路上,作为电影人,我们应当如何优化布局国产电影市场重要的档期选择,甚至是新档期类型的建构,从而满足多样化的市场供需?探讨和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国产电影的创作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主力档期,增强观影群体黏性,打造主力档期矩阵发展模式。最早的“电影档期”概念,源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电影市场当时亟待破局革新,推出以面对不同观众群体,在某特定的时间阶段内安排上映某特定类型电影,从而保障电影票房的电影“档期策略”。比如1975年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大白鲨》在6月20日公映,“暑期档”自此成为对应观影主力群体学生观众的重要定档选择。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3年6月1日至8月31日,我国暑期档电影总票房为206.19亿元,总观影人次为5.05亿,创下中国电影同期票房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180.57亿元,市场占比87.58%,《封神第一部》(7月20日首映,累计票房24.8亿)、《长安三万里》(7月8日首映,累计票房18亿)、《孤注一掷》(8月8日首映,累计票房35.29亿)等影片成为“史上最强暑期档”赢家。

  对标暑期档,也就是对标了学生和其连带的家长在内的观影主力群体。具体从群体特征来看,这一群体的观影选择实际上与年龄、职业、地域、受教育程度等常见的主客观因素之间的关联并不紧密,而是扎根暑期档的特性,也就是暑期这一时间概念。学生放假,即有充足的时间成为进影院的先决条件。2004年,国家电影局从扶植国产电影的角度考虑,口头下达给全国各院线,在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或7月至8月)期间,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支持国产电影,这也被业界称之为“国产电影保护月”。这一时间段正是暑期档,也反映出该档期对于拉高推动国产电影票房的重要意义。好看,好玩,好作品;创意,创新,有收获,是暑期档成为主力档期的主要表征。而其他诸如春节档、国庆档、五一档等,也均成为电影定档的首选。

  可见,主力档期优势明显,既因为时间保障,又有前序档期高票房作为重要参考,所以导致可能出现电影定档扎堆现象,形成市场竞争关系,当然也给观众带来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但过于集中的定档现象,可能导致观众对于多选择的“反选”现象出现,即决策规避。观众很可能更被短视频、网络直播的新视听形态吸引,在碎片式的视听观看中,完成观看诉求。实际上,这就消解了电影建构的时间意义以及观影本身带来的场域体验感,当在场感不再吸引人的时候,电影票房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如何借助主力档期,仔细布局电影定档,是面对和解决主力档期可能出现弊端的关键。一方面要深度研究影片与档期之间的关联性,增强观影群体黏性;另一方面,也可借助短视频等新视听形态进行线上营销。诚然,这一宣发模式,已在过去三年逐渐成为电影宣发的主渠道,以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爆款与热搜等关键词指向的事件为核心,实现电影与事件之间的联动发酵,电影则或可成为人们自发形成心理认知、行为表达、深度思考等多元发酵的出口。

  创新档期类型,建构对标电影观众和创作的档期类型,减轻电影“档期依赖”扎堆现象。与上述主力档期的创新布局相对应,如何创新档期类型,形成更多的“XX档”是建构一种与电影观众聚类分众特征相契合的新路径。也就是说,与其扎堆对标某个档期,倒不如从创作本身出发,结合诸多新媒介新现象新思维,尤其是对标不同观众建构全新的档期类型。

  从观众角度来看,这就将“什么档期,适合公映什么类型的电影”的思路,转为了“什么电影,需要对标什么样的观众群体”的思路。比如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对各行各业对标老年群体给予重点关注。作为电影档期,是否在对老年观众的偏好做充分调研之后,建构“银发档”,或将成为档期类型建构的一种新思路。

  从电影内容角度来看,类型既是一种创作思维落地的必备限定,又是电影观众认识电影作品的入口。因此,想要创新档期类型的前提,又指向了电影类型本身,再“往回看”到电影最早的策划层面,很可能就需要考虑最终的档期问题,是布局主力档期,还是创新一种档期类型。关于与之对应的电影类型创新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电影类型的广泛融合。比如爱情+公路、悬疑+科幻等类型融合的尝试,近年屡见不鲜。因为这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融合方式,单一类型早已不足以满足观众的需要,而这些易于理解的类型融合,又能够促使观众在贡献票房之前形成较好的心理预期。

  第二,电影与其他艺术、媒介类型之间的融合。媒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超乎我们的想象,桌面电影、竖屏电影的涌现,都在不断打破传统电影类型的边界,如今,更多的“破圈”融合出现,对于电影创作本身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创作者需要转变更多传统创作思维,提高创作的新适应性。

  第三,全新的电影类型。AIGC的出现,打破了电影制作的全流程环节样态,AI的介入,使得电影制作变得更为瞬时性和类型化,一批具有实验性的AIGC短片业已出现,也在某种程度上,对电影本身带来了挑战。如果类似的新技术新现象新样态最终能够形成较广泛的类型化趋势,那么这种新生事物就可能形成全新的电影类型(更准确说是视听类型),进而建构全新的档期类型。当然,创新的媒介很可能会突破院线,而走向AI根植的网络。

  从上述列举的三点电影类型创新发展的特征指向来看,这三重可能性均取决于电影创作者自身对于电影创作思维外化的载体也就是影片的视听化呈现程度,创作者想要呈现什么样态,就将借助什么媒介、艺术形态或者新技术呈现出什么样的作品。所以再来看电影“档期依赖”的扎堆现象,更像是电影类型扎堆现象的外显。

  重构档期思维,以艺术性和思想性并重的电影作品,带动观众自主“档期”意识的养成。结合上述三重电影类型创新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当下创作者自身创作思维多元表达的可能性,再来看暑期档、五一档、春节档等档期的出现,实际上只是遵从了档期客观的、物理的“时间空档期”与基于“时间空档期”的文化符号的共同意指,与电影创作本身的关联性并不大。诚然,从最早的《大白鲨》开始,档期就指向了人们有时间来电影院看电影的事实,但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观众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选择院线还是线上,选择看电影还是看短视频等等,都成为自主意识外化行为的多元表现。

  因此,笔者认为就电影创作者自主意识与观众自主意识的双重转型现状来看,重构一种档期思维迫在眉睫。其并非指向对于传统档期特征的充分认知,而是将“档期”意识回收至创作者的创作阶段和观众的观看阶段,这一点对于并不对标春节、国庆、暑期等节假日的艺术性和哲学性较高的电影而言,或将是一种定档新思路。比如《傍晚向日葵》导演李旭提出,“这是一部寻找灵魂的心灵电影”。影片艺术风格强烈,既带有新先锋的意味,又凸显出强有力的现代性质感,更让人在生死议题的表征下,置身于“寻找灵魂”的过程,感知深层次“寻找”的意义,以及生死的崇高。因此我们想要对该类电影进行明确的类型界定,实际上是无法用较易理解的单个词汇进行扁平化解读的。笔者认为或可建构一种用电影艺术讲述人性的“状态电影”“思想电影”新类型(类似电影历史上的诗电影),进行非对标已有档期的适时定档,或建立新档期概念。因为此类有关人性议题探讨的优秀作品,无论是电影还是其他文艺作品,都指向了人类最基本、最伟大又最无法回避的本我认知,这一点实际上与所谓档期之间并无紧密关联。电影档期未来的新发展,也理应在提高观众对人性探讨和思考的维度上,下大功夫。尤其对于当下具有泛娱乐化的媒介化生存现实而言,打破刻板印象,用好档期概念,发挥影像载道,影响观众能够真正沉下心、用心感知电影,才能真正实现电影艺术的价值。基于此,观众或将逐渐对诸如什么是档期、什么是电影、什么是艺术等思考产生更深刻和自主的感悟。

  中国影协主席陈道明指出,“观众对电影的热爱,就是我们电影创作者的信心来源。电影创作一定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任何电影都可以拍得很好看。电影创作不必一味追求规模,但类型需要更加丰富,这样才能满足观众多样化的观影需求”。由此,再来看当下百花齐放的电影市场,深刻的、有思想的电影,娱乐的、吸睛的电影比比皆是,电影类型多样化已成既定事实,与电影档期之间也形成了互为影响的融合发展态势。正是因为档期和票房之间的关联度,才可能反向影响创作类型和创作本身的布局;也正是电影创作类型的不断井喷和多元、聚类的尝试,才可能激发更多档期的出现。而最终“档期”意识的养成,既是观众随时随地愿意自主购票去影院看电影行为的良性显现,也是电影从业者在“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故事”之间架构桥梁的关键。

  可见,无论是电影“出海”,还是彰显文化自信,无论是更好的票房业绩,还是立足启智明德,势必都将在用好主力档期、创新档期类型,以及重构档期思维的过程中,得以更好地实现。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副教授)